首页 / 企业动态 / 数字化赋能“双碳”目标

数字化赋能“双碳”目标

发布时间:2022-05-07 浏览次数:1445

      近年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备受关注,但“东数西算”工程引发市场热议。 国家发改委联合四部门同意在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个地方启动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计划设立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10个国家的数据中心集群中,新开工项目25个,数据中心规模达到54万个标准机架,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对低碳节能的需求越来越强。

 

 

数字化“双碳”目标

      在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高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长期道路上,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相互促进、相互合作。 在数字化的帮助下,二氧化碳排放高峰、碳中和将推动新技术进步,引领新的发展方式。

      例如,通过能源互联网的能源管理和运行技术,可以掌握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的发电量,促进输电与储能匹配,减少弃风弃光; 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相结合的工业互联网,能够实现质量提升增效减排的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可以优化生态管理,支撑碳吸收。

中国工程院院士介绍,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给传统行业带来更大的节能减排贡献,我们要积极发展信息技术。 据统计,到2030年,信息技术自身的能源消耗为传统产业节能减排贡献的1/10,也就是说,其作用是自身能源消耗的10倍。

      因此,产业数字化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向。 数字产业化可以很好地降低单位GDP的碳排放。 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

      同时,优化信息技术的能源消耗也很重要,数据中心需要实现智能化,根据计算能力的需要优化能源供应。 例如,风力发电、太阳能等绿色能源本身不稳定,需要分析预测大数据技术,确保智能能源采购和存储。

      中国工程院院士表示,数据中心在逻辑上是集线器,但在物理上是分散的。 要在数据中心之间实现资源的智能分配,需要智能技术。 数据中心不仅需要对外提供人工智能技术,自身的运行管理也需要通过AI进行优化。

      当前,数据中心在整个社会中的能耗和碳排放持续增长,但仍然有非常大的节能减排空间。 “数据中心中的服务器能耗约占45%,空调能耗约占40%,通过冷却技术降低了能耗。 西部地区气候条件适宜自然冷却,能源供应充足,特别是绿色能源充足。 这些有助于减少碳排放量。 ”

 


园区“双碳”需求各异

      2022年,北京冬奥会奥运场馆首次实现100%绿色用电,在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减碳成果。通过一系列创新的绿色技术,成功举办了一届“绿色”冬奥会,成为第一届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

      其实奥运场馆就是公园,为“双碳战略”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园区是70%经济活动发生的地方,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因其独特的园区属性,是实现“双碳”的关键。园区以节能减排为目标无可厚非,但在成本和技术上面临巨大挑战。这就需要园区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

      根据IEA和清华大学环境研究所的相关研究数据,2015年,我国工业园区碳排放量占全国的31%,呈上升趋势。工业园区已成为实施中国精准减排和“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立足点。

      比如工业园区可以利用钢铁冶炼等循环经济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回收提高能源效率,也可以实现低碳。“这些园区在技术和管理模式上都具有示范意义,比如应用能源互联网实现能源的调度和分配,这不仅涉及供电网络,还涉及通信网络。”


数字转型“双碳”方案

如何实现“双碳”,制定行动方案?应当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是能源结构调整,增加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

第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减少高耗能产业的比例,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和数字化产业。

第三是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和转型。数字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相当于能耗降低和节能减排。

      “数字化技术在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中都能发挥它的作用,服务整个社会的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