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07 浏览次数:1984
ITU给5G定义了三大场景,即增强移动带宽(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和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它们在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以及应急通信各个环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
在发电端,5G应用的主要场景有新能源功率预测与状态感知、分散式风电组网管理与控制等。这些场景对无线通信的连接数和时延有较高要求。其中,集中式新能源监控需要百万级的连接数,风电的叶片变桨控制需要不超过20毫秒的低时延。
在输电段,5G应用的主要场景是输电线路状态监测和无人机巡检。这类场景对连接数和带宽要求较高。其中,对输电线路进行在线监测需要连接和管理千万级的传感器,无人机巡检线路需要100Mbps级的大带宽。
在变电端,5G应用的主要场景是变电站智能巡检。借助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进入变电站内移动作业,可降低风险并提高效率。这类场景需要100Mbps级的大带宽以支撑机器人回传高清视频。
在配电侧,5G的应用比较广泛,涵盖故障监测定位到精准负荷控制的全流程。这些应用对低时延的要求非常高,其中配网保护与控制、智能配电网微型同步相量测量都要求低于10毫秒的超低时延,基于用户响应的负荷控制也要求不超过20毫秒的低时延。同时,这一环节需要管理的连接数也比较大,基本都在百万级和千万级。
在用电端,5G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涉及用电信息采集、分布式能源及储能、电动汽车充电桩、智能家居等电能计量及用电管理的方方面面。这一层应用最突出的需求是广连接,基本都在千万级甚至上亿。
此外在应急通信方面,5G也能更好地支持语音调度及视频监控等场景应用,提供更大的带宽和更广的连接,满足临时场景的爆发式需求。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