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02 浏览次数:2041
在物联网应用中,5G切片可以提供优质的服务,并可增强可靠性和安全性。
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多种多样,不同的场景对网络的功能、性能有不同的需求,不同场景网络的优化和需求差异可能较大。如果每种场景都建设专网,显然会增加运营商建网和运营的成本,造成资源浪费,因此5G切片应运而生。
在国内,三大运营商皆推出了面向专网的定制化切片服务。5G切片和多接入边缘计算MEC密切配合,成为三大运营商提供to B服务的重要使能技术。
基于对数十个行业、上百个应用场景的研究探索,《5G网络切片行业自管理产业白皮书》总结发现行业对5G网络的需求本质上均可归纳为业务可用、安全可信、可管可控的三层需求马斯洛模型:
第一层:业务可用。不同行业不同场景对于网络的带宽、时延、抖动、授时等都存在不同的需求。这需要同一个网络基础设施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差异化+确定性网络需求。原则上100%的行业都有业务保障需求。
第二层:安全可信。从隔离视角来看,以电力、警务为典型代表的广域覆盖型行业需要严格的物理隔离;以工业、医疗为典型代表的局域园区覆盖型行业要求数据不出园区。从安全视角来看,不同行业需要差异化的安全防护能力。
第三层:可管可控。在网络即服务模式下,用户对于网络的可视化管理是基本共性需求,而对于部分ICT技术能力较强的行业,还需要对网络实现一定程度的自管理自运维,甚至一定程度的自服务自运营。
从三层马斯洛模型的需求强弱程度及网络能力依赖性来看,越是广域、高隔离、场景多样化的行业,对切片的需求越迫切,产业共识达成越好、产业推进越快。
尤其电力、工业、智慧联网等领域,对于5G切片的需求跨越马斯洛模型的多个层次。
综合考虑各行业对切片需求的强弱程度、网络依赖性、以及解决方案能力、产业链路标等,白皮书分析认为,网络切片在各垂直行业落地的总体产业节奏可分为三波。第一波:多媒体、电力;第二波:工业、医疗;第三波:智慧联网。
从解决方案来看:目前产切片处于1.5阶段。
切片1.0:自2020年起,面向公众网普通用户、公众网VIP用户、行业网-普通用户(如超高清直播上行、AR广告等应用场景),运营商已经具备端到端切片的商用交付能力,针对行业网-VIP及行业网特需用户,则需要针对性的沟通可交付能力。
切片2.0:在该阶段,运营商可以具备完善的服务行业网-VIP用户(如AR/VR云游戏、无人机巡检等)、行业网特需用户(如电力控制类业务、工业园区及警务等)的能力。
切片3.0:在该阶段,5G切片可以实现真正基于AI和负向反馈机制的服务等级协议(SLA)动态闭环,实现网络自优化,从而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具有强移动性、强漫游性、强业务延续性需求的行业(如5G V2X)。同时,面向行业的综合服务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增强和演进。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