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动态 / 为何一定要实现农业数字智能化

为何一定要实现农业数字智能化

发布时间:2022-03-04 浏览次数:2810

 

    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石,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一直就对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极为重视。近年来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制造业与化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农业发展却一直停留不前,又该如何促进现代化农业与智能化新科技产品融合应用呢?

 

    据统计我国可种植面积基本农田有18亿亩,而在当下全球疫情情况下,需要满足14亿人口供应需求,这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而随人口城市化发展,可种植农田数也逐渐萎缩,如进一步增大现有农田产出解决粮食问题成为了唯一选择。

 

    在此背景下,数字农业概念应孕而生。那么什么数字智慧农业?数字农业为啥能成为摆脱当前农业发展困境的关键呢?

 

    其实,数字农业是指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其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是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后的全新农业。

 

 

数字智能化农业三个特征和价值。

 

  1.科学种植

过去,传统农业种植主要依靠人力,种植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效果差的缺陷,而数字农业依靠遥感技术监测、大数据分析,并借助物联网、AI加持的无人机播种,有效弥补了这些缺陷,让种植获得提效增速。

    2021年4月,自贡富某县在水稻无人机播种帮助下,农用通过无人机携带水稻种子沿着已耕作好的农田飞播下种,仅用2分钟左右,就完成一亩田地的播种,而在过去靠人工播种需要两天时间。

 

    无人机水稻直播是一种新水稻栽培技术,与传统的抛插秧相比,省去育秧、插秧两个环节,与人工撒播相比,播种均匀度更好,生产效率更高,并且,无人机直播不受地形限制,作业补给容易,精准播撒效率高,能实现直播作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大大减轻农民种植水稻的劳动强度。

 

2.数字化生长

传统农业播种后需要人力来监管,同时极度依赖气候环境,堪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数字农业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既能够依赖无人机等进行高效病虫害防治,也能借助物联网、AI等进行全面精准的分析监测,能大大提高作物的存活和成长率。

而采用植保无人机为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进行植保作业已经逐渐被农户所接受,与传统的植保方式相比,能够避免与药液接触,大大减少了因为吸入农药带来的中毒危险。同时其作业效率高,植株叶片和枝干受药均匀,能够有效进行病虫害防治,为农户增加收益。无人机植保全自主飞行,精准施药,实现农业智能化、现代化发展,减少了农民劳力的输出。

 

3.销售可追溯

 

传统农业中,农产品销售和溯源一直是个问题,而数字农业不仅能够开辟网络销售渠道,拓宽销售空间,同时还能借助区块链等技术进行溯源管理,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可以说,数字农业为农产品的流通和消费者放心买卖农产品提供了重要支持。

 

所以数字农业在各种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加持下,既能促进农业播种、生长环节的转型升级,同时也能促进农业生产和销售,使之形成一个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的行业闭环,并且能通过自主智能分析进行产业优化。

 

  总之智慧农业给农业带来的是全方位的优化与转型,能够让传统农业摆脱小规模、粗放式、分散化的困境,走向现代化。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各种智能技术的深化应用和不断提升,相信现代化农业发展还将会更加先进更加智能。